星期專論/由風險管理看2017台北世大運的承辦/國政基金會教文組高級助理研究員 曾慧青

http://www.cdnews.com.tw 2017-07-23 07:04:25
中央社資料照片
壹、前言

 八月中旬至八月底,臺灣將舉辦國內歷來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運動賽會—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簡稱2017臺北世大運),由於「安全」是現今成功舉辦國際重大賽事的根本保障與主要指標,任何城市或國家舉辦國際賽事,其潛在之公共安全威脅與如何進行風險管理與危機應變整備,將受到嚴格的檢驗與挑戰,必須以風險管理理論為基礎,透過客觀嚴謹科學程序進行風險評估,建立維安目標願景與基本策略〔1〕。風險管理對於運動賽事能否順利舉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大型國際運動賽會規模大、影響力廣、組織難、場館多、標準高,隨之的是風險程度增高。風險管理雖然無法完全免除災害的產生,但透過風險管理至少可以降低未來可能產生的實體傷害、財務損失與法律訴訟等問題。

貳、運動賽會風險與風險管理對策

一、運動賽會風險
 運動賽會風險是指由於運動賽事所處的環境和條件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以及賽事管理者不能準確預見或控制的因素影響,使運動賽會的舉辦與賽事關係人的期望產生偏離,並可能造成損失〔2〕。大致上,運動賽會風險所產生的損失可能有兩個面向,包括實體損失與財務損失,然而兩者並非完全獨立,很多實體風險會透過契約、保險等機制轉換為財務風險。本文將以實體風險為主,探討運動賽會風險管理。  

 運動賽會的風險分類,依來源標的區分之風險,即所謂的實體風險,可歸納為下列五類風險:1.硬體規劃、設計或興建不當、2.醫療器材與醫護能力不足、3.運動員或個人因素、4.群眾因素與恐怖活動,以及5.其他〔3〕。各類運動賽會的風險是環環相扣,稍有不慎將影響賽會的進行,甚至危及運動賽會與會人員的生命安全。

二、2017臺北世大運可能面臨的風險
 本文嘗試以實體風險類別,來了解2017臺北世大運籌備迄今面臨的風險概況,分述如下。

(一)硬體:2017臺北世大運籌備以來,最為人關注的即是運動場館的興整建問題,占去1/4世大運總預算的場館,雖然主辦單位對外宣稱,多數場館皆已完工,事實上,造價19.5億的臺北市網球中心,發生球場座位受限、中央球場沒有頂篷屋頂,以及和花費1.2億整修的天母棒球場一樣,皆發生多處漏水情形;造價1.78億組合泳池則發生選手易遭跳臺割傷問題等。
(二)醫療服務:2017臺北世大運醫療服務規劃上,已完成選手村醫療中心、疫情防治、食品安全、藥檢工作的作業流程,但是世大運測試賽檢出逾百件違禁品,以及負責的世大運選手村醫療中心的林口長庚醫院急診室近日爆發離職潮,市府雖說有備案,但未見詳細的備案內容等。
(三)群眾因素與恐怖活動:綜觀歷年在運動賽事中發生的恐怖攻擊,有從比賽場館或選手村逐漸外擴至周邊的趨勢。顯然周邊地區已無法再置身事外,必須以同等規格辦理維安工作,然而迄今除了臺北市、新北市,其他縣市,不論是否有作為世大運場館或選手村的縣市,未曾辦理過反恐演練〔4〕。
(四)市場風險:以門票銷售量為例,臺北世大運開閉幕總預算3.6億元,但8成座位要價800元,世大運門票銷售情況不佳,6 月13日開賣至 7月中旬,開幕式門票、羽球賽事門票售磬,舉重還剩40多張門票,閉幕式只銷售一成,競賽門票部分,個人票券賣出近七千張,占可售票數11%;套票售出近兩千張,占可售票數18%,大宗團購票則售出近三萬張,占競賽已售出票數之四成。而2017臺北世大運的電視轉播案歷經兩次流標,第三次改採限制性招標,才有電視臺承辦。至於企業贊助部分,2017臺北世大運執委會初步估計,企業贊助以及認捐的現金和物資,市價總額已經超過15億,不過現在卻有媒體指出,企業贊助可能有浮報金額,藉此換取抵稅或是廣告曝光〔5〕。
(五)財務風險:因編列預算衍生的債務問題是舉辦國際賽事的燙手山芋,近年來,臺北相繼舉辦聽奧、花博,但市府公債也逐步攀升〔6〕,令人擔憂舉辦世大運是否會增加臺北市政府的財政負擔。依據「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籌辦計畫」,不含選手村的興建,預算編列近200億元,上繳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的權利金就高達新臺幣8億2000萬元,根據臺北市府評估,世大運門票收入約6730萬元,但售票系統就要斥資3000萬元,售票成本高達五成,世大運的收支實難令人樂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