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台商轉型升級 找回往日榮耀

http://www.cdnews.com.tw 2015-11-22 10:47:00
 在產能過剩壓力下,出口、內需都陷入泥淖中,大陸的經濟現況進入了「新經濟」的調整期;出口型台商因應成本提高,要想繼續在大陸生存就要產品升級並增加資本支出,否則只能撤離大陸。另外,內需型企業則也忙轉型,調整商品內容、通路方向,只有透過新投資產生的動能,讓台資企業競爭力維之不墜。

 原本在廣東台山、內蒙古包頭建立龐大鋁合金鋼圈產能的富海工業,受到外在需求減弱衝擊,還有大陸本土廠衝量夾擊之下,過去曾為了大陸國內OEM市場拚命擴充生產線,但在敵不過紅色供應鏈情況下,只能退回出口市場謀生路。
 
 中國時報上海報導,富海總經理陳國賓表示,當時為了進軍大陸市場虧損了10幾億新台幣,如今包頭的量產廠直接賣給陸企,富海傾全力在台山廠轉型;為了製造高價位的超跑鋼圈,不僅引進新技術,還買了很多日本製的機器人。

 尤其是大陸電鍍廠受環保規範嚴格影響,幾乎完全無法開工,陳國賓表示,新的塗裝技術取代了以往的電鍍工法,無法升級的台商,只能繼續留在低價紅海市場與陸企混戰。

 目前高價鋼圈的出廠價每顆在100-300美元,但OEM的低價圈20-35美元。陳國賓透露,從去年升級開始,富海這家老字號的鋼圈廠,逐漸找回以往在這個市場的榮耀。

 除了傳統的出口製造業,上海十里洋場眾多的內需型台商也在尋找新出路。開店多年的宜芝多總經理蔡秉融,今年斥資2000多萬元人民幣,在上海的徐匯區設了旗艦店。

 在上海奮鬥了16年的蔡秉融,在大陸已有75家直營店,經營效益一向不錯,但他認為,在大陸景氣下滑,還有租金等成本不斷上升後,烘焙業也要升級轉型,否則營收與獲利很難再成長。

 就以旗艦店月租金來說,不加計人事支出就要250萬元新台幣,營業額每月至少要240萬元人民幣才能損益兩平;蔡秉融保留傳統強項麵包與蛋糕,但增加了餐飲,就是為了要抵抗高租金。

 不過即使餐飲的毛利高,但宜芝多原本都是烘焙人才,未來在擴充餐飲業務上,就必須在人才爭奪戰上占有優勢,這是蔡秉融在宜芝多這個品牌轉型上,還必須再突破的重點之一。(李方編)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