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青島台商協會會長張新政/文:林安妮

http://www.cdnews.com.tw 2016-04-18 16:51:43
 青島台商協會會長張新政去(2015)年10月接下會長印信,成為第九屆青島台協掌門人。他在大陸工作長達20年,起初是在父親無比熱忱的愛鄉情懷下,從美國中斷學業到青島接班,如今他自己獨當一面了,卻也深刻感受到大陸與世界的經濟正變換莫測,如今的他,不僅力求企業適應變化、日新又新,也積極協助在地台協夥伴能順利接住「變化球」,再創事業高峰。

 「世界在變,大陸也在變,但是我認為,總體方向還是會愈來愈好,」一向給人樸實、一步一腳印印象的張新政,如是道出他對當前經濟情勢的想法。張新政的本家企業是銳宗集團,他是台商圈有名的花生出口大王,不過,這些年,他也如同多數的出口型台商,面臨升級轉型的痛苦,與他談話的過程,他不斷地提到經商要正規、要守法,這或許是他這幾年能成功與日、韓績優夥伴一起抱團合作,辛苦地從出口生意回防內銷市場的關鍵信念。
台商圈對張新政最津津樂道的事情有幾件,除了殷實的企業家身分外,還有他當年可是美國哈佛大學的高材生,唸書唸到一半,被父親急召到青島工作。再者就是,他的家族企業在台灣還有一家知名的店面,那就是少數在台北販售清真牛肉的國際牛肉店。

新科會長 務實埋鍋造飯
 張新政是在去年10月23日接掌青島台協,他說,去年剛接任會長時,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變動中的大陸與世界經濟,協助台協夥伴可以適應變化,讓企業之路可以走得更長、更遠。他說,這個變化,不是大陸所獨有的,而是整個世界都在變,但他深信,以大陸這些年的根基,變局過去了,經濟結構會愈來愈好。

 他坦言,在變局之中,所有處身其間的台商都是辛苦的,不僅要面對工資、土地成本上漲、環保、勞動意識抬頭,還要面對,在出口環境惡化下,怎麼「轉過來」的課題。張新政上任後的第一步,就是做「摸底調查」,徹底了解當前青島台商協會成員的經營狀況,以及最需要的服務。

 目前青島台協的會員家數約是400多家,平均地分布在第一級、第二級與第三級產業。其中,正面臨嚴苛挑戰的,當屬不少第二級產業的出口型台商。他表示,出口困境讓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企業,都被迫要升級轉型,他預期,會有愈來愈人轉向第三級服務業。
張新政說,確認目前台協夥伴的經營情況後,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加緊充實各個功能委員會職掌,例如,過往秘書處除了辦理例行性活動時,要通知台協夥伴外,現在也要能及時回覆、回報並處理台協夥伴的即時難題,他笑說,現在只要打開青島台協的網站,就可運用「即時通」的服務,把疑難雜症丟出來,讓台協來幫忙處理。

 此外,像是不少青島台商都碰到的「接班」問題,也讓張新政必須特別成立青年委員會,想辦法把年輕人聚再一起。他表示,青年委員會的成員除了有台商的第二代之外,一般在台商企業任職的青年工作者,或是在青島唸書的台灣學生,都可以參加,「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年輕人了解,整個台協是怎麼運作的,這二、三十年來的所有青島台商共同建立的資源、人脈如何,讓他們可以引介到工作中。」

 張新政說,他理解當前不少台商,正面臨辛苦的經商環境變化,「台協本當是一個可以集合眾人之力、可以抱團合作的地方,」為此,他要想辦法把各種外來資源、合作關係,都努力拉到台協的平台上,例如,讓台協夥伴深刻了解到,大陸政府此刻正推出的政策、法規,以及有哪些優惠措施是台商能夠爭取適用的。

 他解釋,過去的台商不是不重視政策、法令的變化,而是大陸真的變得太快了,只要稍不留意,就會忽略到一些重要政策可能產生的影響,舉例來說,先前在摸底調查中,發現不少台商的經營困境除了多是如工資增加、費用增加等老問題外,還得面臨一些如營業稅改增值稅等稅務政策的改變,「這也是為何,台協非常強調要與當地政府的各個局處,建立通暢的管道,讓當地官員來告訴台協夥伴,要怎麼合法經營、要怎麼享受優惠。」

回首企業路 一步一腳印
 張新政自幼在台灣出生、長大,高中畢業時,原本想與朋友共同創業,不料,遭父親反對,硬是把他趕到美國唸書,「我父親是傳統的山東大漢,說一是一,誰也反抗不得,」張新政回憶起父親的嚴厲,但眼神中卻是流露出無限慈愛。

 他說,1992年,事業有成的父親返回山東老家探親,看到村裡人日子過得辛苦,屢屢掏腰包修馬路、修自來水廠、蓋養老院,做了不少好事,卻仍遭鄉親貼大字報,上頭就寫著「張先生為家鄉做了不少事情,但為何不乾脆把錢財拿出來分給鄉親,還更實際。」家鄉人的這番話雖讓張新政父親相當難過,但卻也澆不熄,張家打算以投資造福鄉里的心願。

 張新政說,起初父親在山東的投資都不順利,接連想要投資的蔬菜加工廠、飲料廠、牧場養殖,最後都未能開花結果,最後反而是在朋友的建議下,前進青島市底下的萊西,才想到不妨利用當地盛產的花生,投資花生加工廠。

 他表示,父親當時在萊西的投資是與當地政府合資,前三年,都是請中方的經理人來主政,不過,後來出了一些問題,父親決定收回經營權,於是電召他到萊西幫忙。1994年他初次造訪山東,雖是哈佛高材生,不過,也難免「五穀不分」地問起當地人,「這花生是長在樹上吧?」

 走過這段青澀的菜鳥接班歲月,如今的張新政卻是日漸沉穩,是一個有想法、有做法、可獨當一面的企業家。他提到,父親不在後,他必須一肩扛起自家事業,特別是這些年,大陸出口環境轉趨惡化,他如同多數台商必須認真思索,怎麼開拓新的內需市場商機。
他形容,從前做出口生意,基本上只要價格合適,客戶對質量的要求做得到,就可以接單了,但是要做大陸內需市場,卻沒有這麼容易。首先得自己想辦法適應當地要求偏高的內銷法律法規,再來想怎麼做通路,「產品要好、法律要懂、還能找到通路,」三者缺一不可。

 這些年,儘管銳宗面臨出口生意不好做,但是在開拓內需市場後,卻有不俗成績,成為帶動集團整體營收成收向上的最大功臣。張新政說,出口生意其實已經很穩當了,都有固定的國外客戶下單,只是採購量變少了,他的應變之道,就是積極開拓內需市場,及轉投資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迎向變局 跑得比別人快
 他提到,最近,銳宗各自與日本、韓國合資了兩個廠,一個是巧克力工廠,另一個是冷凍食品工廠,目標都是要做食安等級高、品質優良、且價格合理的產品。他指出,這些年,大陸市場發生了不少食安危機,讓消費者對於高品質的產品,有更高的要求,對廠商來說,就得想辦法開拓利基型產品,如標榜綠色、有機、安全、健康的食品。

 他笑說,事實上做出有這些特質的食品還不夠,大陸消費者的嘴巴很刁,還得想辦法在口感、形狀上,滿足消費者的喜好,換言之,幾乎就是要做到跟國外質量標準一致,同樣好吃,但價格又更合理的產品。像是最近張新政的巧克力工廠,就主打草莓巧克力,在濃郁的巧克力裡,包覆著一整顆草莓,讓巧克力的微甜微苦味,與草莓的甜酸味,達到最佳平衡。

 迎向變局,張新政得想辦法跑得比誰都穩、比誰都快。面對520之後,兩岸關係也將迎接新的時代,他語重心長地說,他在青島投資快20年,曾經歷台灣由不同政黨主政,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老實說差異是很大的,不過,多數長年在大陸經商的台商,心中的想法還是企盼兩岸關係能維持現狀,也盼520之後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

 他解釋,兩岸關係與政策平穩,才能讓台商有條件保障現在的經商狀況,這當中,也不乏有很多期待,兩岸政府都能對台商祭出更多的政策利多,「當年的台商是全球各地跑,今天的台商也是,但是不可諱言,大陸台商的數量還是最多,」他相信,新政府還是很有心要拚經濟,只要兩岸關係能夠平穩發展,台灣經濟一定有機會重回榮景。(來源:兩岸經貿月刊4月號)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