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書店的閱讀燈·希望燈·守候燈

http://www.cdnews.com.tw 2017-07-21 21:25:49
  華夏經緯網/這是間一夜成名的“網紅”書店,在落幕不久的2017年高考中,它的故事作為閱讀材料,出現在山東省高考的語文作文題中,引發無數好奇;

  這裡沒有關門,也沒有開門,是閱讀者24小時的棲息地;

  這裡有陽春白雪,但不拒下裏巴人,在淩晨的街角,為城市流浪者點亮一盞希望之燈;

  這裡身處鬧市、物欲環繞,但如繁華中的一方凈土,湍流中的一股清溪,標識著城市文明的精神印記。

  位於安徽省合肥市三孝口十字路口的東南角,有這樣一家新華書店,2014年10月31日24小時營業至今,已超過2萬個小時不打烊,每年夜間接待顧客近20萬人次,為他們始終敞開著門點著燈,收穫著近1000個日日夜夜關於這個城市無數個暖心的故事。

  一盞閱讀燈,指引奮鬥人生

  臨近午夜,十字路口整條街的門面卷閘門緊閉,華燈逐漸熄滅。街角的這家書店卻依舊燈火通明,鵝黃色的燈光從通體落地窗內散射出來,招牌下的“24小時”標誌適時點亮。店內,大部分顧客已經離去,一群“夜歸人”正在燈下“集結”。

  在周邊一家飯店做廚師的小萬此時坐到了書店五樓心理學書籍的書架下,他身上的白色廚師制服和散發著的些許蔥花味,讓他格外引人注目。又是一天“鍋碗瓢盆進行曲”,這讓他身體有些疲倦,但無礙他的閱讀追求。今天他要繼續“啃”完手裏的這本《心理學與生活》。

  入行三年來,這個90後每天至少10個小時在與案板火候打著交道。群租房近在咫尺,他並不願意那麼早回去休息,因為下了班,室友們無非打牌喝酒打發時光,這並不是他想要的。倒是這家書店,讓他找到了同類和向上的力量,成為他夜班後的“犒賞”。

  不難想像,按照他的努力,廚師帽越戴越高,未來當上個廚師長只是個小目標。然而小萬似乎並不滿足,人生閱歷的積累,讓他更願意相信捧在手裏的這些紙張和文字,“閱讀讓我人生充滿了更多可能性,未來我不去顛勺,做個心理諮詢師也說不定”。

  此時,每一盞夜燈下,都有一個安靜讀書的身影。書桌旁一對母女,研究著今年的中考英語試卷,她倆把頭埋在厚厚的教材中,時不時小聲交流幾句,二人似乎都忘了時間。

  落地窗前44歲的陳明松合上一本剛剛看完的企業家回憶錄,揉了揉有些紅腫的眼睛,又望向書架。住在書店一個月,書架上成功者的故事快被他翻完了。

  “馬雲、劉強東、任正非、王健林……這些都是我的榜樣”,陳明松扳起手指算著自己的閱讀“戰果”,一個月前,他帶著一部損壞到只能用來看時間的直板手機鑽進了這家書店,再也沒有與家人聯繫。小學五年級就輟學,事業巔峰不過是經營了一家賣瓜子香煙的小賣部,此時的陳明松有些不甘心,“今晚再看一本”,仿佛多閱讀一點,就離成功更近一點。

  這些畫面,對夜班值班經理李方慧來說,再熟悉不過。她和同事們常被戲稱為這座24小時書店的“掌燈人”。陪同這些讀書人超過200個夜晚,李方慧愈加喜歡“掌燈人”這個稱謂,她說選擇在24小時書店過夜的人,大約有這麼幾類:正在奮鬥中的復習迎考的學生,嗜書如命的學者和讀書人,暫時失意的上班族,因為家庭矛盾等原因逃避到這裡的人,拾荒者和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中轉另一個城市的旅行者。“人生得意也好,失意也罷,但都沒有忘記閱讀,我們點一盞燈,也就為他們留下了一方充電之源。”

  一盞希望燈,撫慰落魄靈魂

  清晨五點,入夏的天空已經透亮,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依舊保持著黃燈閃爍的休眠模式,猶如這座城市大部分人熟睡中平靜的脈搏。

  此時的書店猶如一間大大的臥室,書架下、長椅上、帳篷裏,每個人都以最舒服的姿勢沉浸在夢裏。書店值班經理朱勇說,每天有近百人在這裡過夜,其中近一半是城市拾荒者、流浪者。

  今天最先醒來的,正是這群無家可歸卻沒忘了討生活的人們。

  沈作成用手撥拉了下髮發,撿起昨夜看一半掉在地下的口袋書,腳下的編織袋裏幾件衣服、一個錢包是他在合肥全部的家當。作為一名鋼筋工,在腳手架上爬上爬下是他日常生活的常態,時不時還得轉場于不同城市間。為了省錢,他睡過橋洞,地下通道以及公園長椅。昨夜,是這個40歲的山東漢子在合肥的最後一天,天一亮就要向另一個城市進發,想著再湊合一晚的時候,街角這家書店給了他睡好覺的機會,“又安靜又涼快,難得的一夜睡到天亮”。

  拾荒者老李輕車熟路走到了衛生間的洗手池前,隨意用涼水抹了把臉,看見書店值班經理朱勇路過,他咧嘴笑了笑,道了一句早。像老李這樣,不少拾荒者、流浪漢已是每晚必到的“老主顧”,朱勇雖然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但如今都混了個“臉熟”。

  在朱勇的記憶中,剛開放24小時書店那會兒,拾荒者、流浪漢貼著墻角進來,窩在一邊小心翼翼看著書店裏每個人的“臉色”。“當他們發現,所有人都投來微笑,甚至有的顧客還主動讓座給他們的時候,這才放下緊張與戒備”。

  越來越多無家可歸者“慕名而來”,店員們逐漸習慣了躡手躡腳跨過他們的大包小包,在夜間的書架間穿梭忙活。店裏不間斷提供免費的茶水和零食,並開始用電飯鍋蒸熱包子、饅頭和花卷之類的麵食,“價格不貴又管飽”。

  對弱勢群體的尊重和包容,收穫的是人與人之間一份不用言語的默契和尊重。“老李”們大多最遲到店最早離店,來去悄無聲息,有的拾荒者考慮到自己忙了一天蓬頭垢面,還不忘躲進衛生間將自己整理乾淨,再找個角落安靜睡去。

  一些無家可歸者把自己當成這個深夜之家的一分子。曾經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有段時間常在書店過夜。來的次數多了,店裏的人們就和她慢慢交流起來。原來,她是來合肥找弟弟的,因為弟弟突然失聯,焦急的她已經找遍了周邊好幾座城市。她的事兒很快在深夜的書店傳開了,找公安、發微博、貼尋人啟事,大家都盡可能出點子出力,拾荒的大哥大姐們也出謀劃策,“我們每天走街串巷,也幫著問一問”。就這樣,尋找弟弟從一個人的“大海撈針”變成書店一群夜宿者的集體行動。

  沈作成收拾完畢,拎起編織袋走出書店大門,朱勇望著他的背影,期待他“再次光臨”,“我希望看到這樣的‘回頭客’,如果說夜燈下的一夜安眠能點燃他們內心的希望之燈,我願意繼續‘掌燈’下去”。

  一盞守候燈,點亮精神之光

  朝陽噴薄,白日移光,隨著太陽高升的是這家書店逐漸爆棚的客流。時值中高考結束,暑假開始,這個位於鬧市區的書店迎來了一年中的最“旺季”。

  白班店員王婷上午9點準時到崗,六樓少兒館裏,大大小小的桌子早已被滿臉朝氣的學生們“佔領”,他們把這裡當作暑期的樂園,這裡擁有著最全的繪本圖書,還有最自由的閱讀氛圍。

  四樓、五樓的社科圖書、文藝書籍等樓層,也已經站著不少閱讀者。

  此時,書店外的城市剛剛醒來,十字路口車水馬龍熙熙攘攘;書店斜對面的市中心商圈裏,叫賣、促銷和各種勁歌熱舞此起彼伏;鄰近的寫字樓外,穿著入時的白領精英進進出出;一切盡現城市的繁華與摩登。

  而書店,卻在喧囂中有點鶴立雞群,像一個颱風眼,雖然人氣爆棚,卻顯得異常安靜,仿佛回歸成一幅靜物畫,每一個地方都有定格了的閱讀風景。

  60歲的讀者劉曙光喜歡這幅“畫”,作為一名合肥“土著”,年輕時他也常來這裡,當時這裡的前身是合肥著名的科教書店。2013年6月,它轉型升級為三孝口書店,不僅進行了業態的調整,更進行了格局的變化,改造之後的“小清新”和“文藝范”再次受到包括年輕讀者的喜愛。光是升級後的這一年的客流量就達到120萬人次,銷售金額也同比上漲超過40%。

  然而,能“火”多久?2013年剛入職時,王婷心裏也沒底,畢竟在這個手機電子書當道,碎片化閱讀為王的時代,不乏看到實體書店倒閉的新聞,自己閱讀顧問的路還能走多久?然而,滾滾客流和年終盤點數據都讓她驚訝:入職這三年,書店每年的客流都超過230萬,光是今年1至5月,書店的圖書銷售金額同比增長17%,“書店真的比遊樂場還火了!”

  10歲的淘淘進書店前還嘟囔著小嘴,責怪著母親沒收了他的ipad,失去了打遊戲的好機會。此時卻坐在樓梯一角,與小夥伴們揚起手中的圖書,“看,這本書我有!”“看,那本書我也有”,孩子們嘰嘰喳喳比著自己的圖書擁有量。

  看到這樣的場景,1993年出生的閱讀顧問龔帥覺得自己更有幹勁了,“儘管城市的喧囂和社會的浮躁飽受詬病,但可喜的是,城市的閱讀力量正在茁壯成長,人們比以往更加重視精神的成長。”

  龔帥也給自己開了每個月20本暢銷書、10本新書的書單,不要求全部看完,但最後要能默寫清楚出版社、定價、作者、書名以及大致內容,“為了給更多的讀者服務,我們要比他們更懂書”。

  19歲的學生讀者張雯已然是書店的忠實“粉絲”,“在這裡,閱讀成為一件很酷很時尚的事兒”,于她來說,閱讀正在上升至“精神尺規”的高度,“我想讀書的多寡正在丈量我的內心世界,更在決定著我人生的道路”。

  “從我擁有一本書的那一刻起……我已經覺得它以某種方式改變了我的生活”,美國作家喬昆南的這句話被置於書店一角的橫幅上,在王婷看來,從一座城市擁有一家24小時書店的那一刻起,城市的氣質就被改變了,“它猶如一個溫度計,反映出這個城市的冷熱;也如一個試金石,試出了城市的文明和精神高度。”

  “事實也確實證明瞭,書店很熱,城市很暖,而閱讀之光長明。”王婷說。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王偉 編)
 
 
【中央網路報】